Information Details
資訊詳情
熱門產品:
氧氣的潛在危險
氧氣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。液化后成藍色。氧本身不燃燒,但能助燃。氧的化學性質活潑能與多種元素化合發出光和熱,也即燃燒。當氧與易氧化物質反應產生的熱積蓄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燃。當空氣中氧的濃度增加時火焰的溫度和火焰長度就會增加,可燃物的著火溫度下降。氧與氫的混合氣具有爆炸性。液氧和有機物(如油脂等)及其它易燃物質共存時,特別是高壓下,也具有爆炸的危險性。

氧與一些物質的危險反應如下表所示:
反應物 | 狀況 | 反應結果 | 附注 | |
氣 氧 |
丙酮 苯二氯胺 松節油 活性炭+氧化鐵 活性炭+磷 乙醚 氫、甲烷、乙炔、 硫及金屬粉末 木炭末(含鐵及鋅) 碳化鈣 鋅箔 |
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 生成過氧化物 點火磨擦 在空氣中加熱 加熱 加熱 |
爆炸 爆炸 爆炸 爆炸 爆炸 爆炸 爆炸 爆炸 爆炸 爆炸 |
氧化鐵為觸媒 磷吸收氧放出熱量 碳化鈣和水份起爆炸反應 |
液氧 |
活性炭 木炭粉末 乙醚 |
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 |
爆炸 爆炸 爆炸 |
在室溫 在室溫 在室溫 |
壓縮氧 |
乙醛、酒精、及有機物 鐵粉 鐵銹 |
接觸 摩擦 摩擦 |
燃燒及爆炸 燃燒 燃燒 |
氧的毒性
氧是空氣的主要成份之一,占正??諝怏w積的21.0%,是一切動植物內的組成成份。氧參與有機體的各種代謝過程,是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。但是,正常人體只需要一定濃度的氧,氧的濃度過高或過低都對人有害。氧的分壓過低會導致缺氧癥,氧的分壓過高會引起“氧中毒。
在常壓下,氧的濃度超過40%時,就會有發生氧中毒的可能性。人的氧中毒主要有兩種類型:1、肺型——主要發生在氧分壓為1~2個大氣壓,相當于吸入氧濃度40%~60%左右。開始時,胸骨后稍有不適感,伴輕咳,進而感胸悶、胸骨后燒灼感和呼吸困難、咳嗽加劇。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、窒息。2、神經型——主要發生于氧分壓在3個大氣壓以上時,相當于吸入氧濃度80%以上。開始多出現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動、面色蒼白、眩暈、心動過速、虛脫、繼而出現全身強直性癲癇樣抽搐、昏迷、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,每分鐘約耗氧250毫升,即每天需氧量約為360升,但體內貯存的氧僅1.5升左右,即使貯存氧全部被利用也只夠組織消耗4~5分鐘。因此機體必須不斷地自外界吸入氧氣,才能維持正常生命活動。如果氧的供給不足或由于體內氧的代謝發生障礙,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或正常利用氧,以致產生機體的一系列變化,甚至危及生命,這就稱為“缺氧”。
不同程度缺氧的主要表現如下表所示:
氧濃度 (常壓)% |
氧分壓 ×0.1333224KPa |
主要表現 |
14~16 | 100~120 |
呼吸加深加快、脈率增速、 脈搏加強、血壓升高、肢體肌肉協調動作稍差 |
10~14 | 70~100 |
疲乏無力、精神不集中、 反應遲鈍、思想紊亂 |
6~10 | 45~70 |
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 意識朦朧、紫紺 |
6以下 | 45以下 | 心率低鈍、脈搏微弱、血壓下降、潮式呼吸或呼吸停頓、抽搐、瞳孔擴大,繼而心跳停止、死亡 |
*1mmHg = 0.1333224Kpa
液態氧能刺激皮膚和組織,引起冷燒傷。從液態氧蒸發的氧氣易被衣服吸收,而且遇到任何一種火源均可引起急劇地燃燒。
氧中毒治療應及時,加強通風,改吸空氣,安靜休息,保持呼吸道通暢,給予鎮靜、抗驚厥藥物,防止肺部繼發感染。動物實驗證明大劑量維生素C對氧中毒有一定療效,可以采用。預防在于合理使用氧,使用高壓氧時,應嚴格控制次數和時間。
缺氧的救治,關鍵在于除去造成缺氧的原因,和防治腦水腫。一般應立即撤離現場,吸入氧氣,宜用正壓給氧。
當皮膚接觸液氧時,應立即用水沖洗,傷重者應就醫診治。
對液氧可使用聚四氟乙烯、聚三氟氯乙烯聚合體和氟橡膠,避免使用聚丙烯等可燃性材料。
當溢漏的液氧引起木材、紙張等燃燒時,如有可能,首先切斷氣源,制止溢漏,然后用足量水去撲滅。當液氧與液體燃料相遇而起火時,要下列方法滅火。當溢漏的液氧流到大量燃料上起火時,首先要切斷液氧源,然后用適當的滅火劑滅火。當液體燃料流到大量液氧上起火時,首先要切斷液體燃料源,然后進行滅火。當液體燃料和液氧已經混合而尚末起火時,要立即切斷所有火源,迅速脫離危險區,任其液氧自行蒸發。如果是水溶性燃料,則可用水稀釋,以壓火勢。但此法對非水溶性燃料不適用,必須等液氧全部蒸發后才可用適當的滅火劑滅火。
關注我們

Copyright ? 2002-2025 宏洲氣體 版權所有
粵ICP備17063161號
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
深圳